取消
项目动态
建立6000 余名志愿者队伍 累计服务20 万小时:助力黄河保护的“晋青力量”
2025-05-08

4月28日,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背景下,沿黄 9 省(区)生态环境部门在山东东营共同启动“美丽中国,志愿有我——‘万里同心,共护黄河’黄河流域九省(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联动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于习近平总书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重要指示精神。晋青可持续发展公益服务中心杜杰代表山西环保志愿者在主题座谈会上作交流,系统介绍了以晋青为例的“三条线助力黄河保护”山西实践路径。

“我们坚持以‘传播生态文明、践行青年使命’为宗旨,二十多年来建立 6000 余名志愿者队伍,累计服务 20 万小时。”杜杰介绍道。他用组织建设、多方协同、多元传播三条线,展示了青年志愿力量参与黄河保护的具体成效。

一.夯实组织根基:打造“规范-志愿-协同”链条

晋青在规范组织运营提升治理水平与运行效能的基础上,不断吸纳高校学生、社区居民与专业人士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杜杰指出:“我们已经通过培训、分工与激励机制,实现了志愿服务常态化、组织化。”

 晋青组织的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在组织层面,晋青还坚持多方协同。在《黄河保护法》实施2周年之际,晋青于3月底举办了“首届黄河流域青年生态文明交流活动”,吸引了沿黄九省区政府、高校、媒体、环保志愿组织等200余名专业人士参与。活动被30余家主流媒体广泛报道,覆盖超10万人次。

首届黄河流域青年生态文明交流活动与会嘉宾合照

二.拓展行动边界:联动“社区-智库-政府”行动

持续深入社区,开展公众环保教育。在“低碳进万家”项目中,深入省内11个地市、百余个社区开展黄河保护宣教活动,直接影响5万余人;并且联合智库、联系政府,延伸议题研究范围,扩大服务效能。杜杰分享:“我们联合智库开展了‘沿黄九省区《黄河保护法》知晓度调查’,覆盖九省区42个主要流经城市,回收4522份有效样本,(得出的结论)为后期开展针对性服务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撑。同时在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的支持下,晋青连续2年开展‘山西省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培育活动’,培育出13个关注黄河保护的志愿服务项目。”另外,晋青还多次受邀参与政策座谈与调研反馈,为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体系贡献了青年智慧与实践经验。

晋青参与山西省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培育活动

三.创新多元传播:构建“内容-渠道-视角”传播线

在对外传播上,晋青坚持内容为核、渠道为桥、视角多元的原则,形成“内容-渠道-视角”传播线。杜杰指出:“我们注重生态文明理念的青年化表达,持续推出贴近时代语境的优质传播内容。”据悉,晋青创作的“传播生态文明、践行青年使命”短视频,入选部宣教中心主办的“低碳中国行”Top30优秀传播作品。

 “传播生态文明 践行青年使命”短视频,荣获“低碳中国行”Top30优秀传播作品

晋青还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矩阵,打通了线上线下传播路径。据了解,杜杰曾作为志愿者代表受邀参加COP28中国角边会,将资源型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案例分享至国际舞台;2024年,晋青组织的“气候青年说”山西省高校主题辩论赛在COP29进行了展播。

杜杰在COP28中国角边会发表讲话

杜杰表示,晋青将在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指导下,持续完善组织、行动、传播三条线,为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贡献青年力量。